微信关注

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珐琅表由17世纪明朝晚期传入中国,凭借其瑰丽多姿、高贵神秘的特质,在清朝作为御用钟表而风靡皇室, 受到历代皇帝的喜爱,尤以雍正、乾隆皇帝最钟情痴迷。因此,宫廷“造办处”的皇室工匠们也开始研制珐琅钟表,并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 逐渐演变 为具有东方风格的皇家工艺,其精湛程度足以与当时的欧洲钟表相媲美。


不过,中国珐琅钟表最辉煌的历史,如今却只得在故宫的展柜中一窥真容。“那是最好的时代”,当人们怀抱着此 种想法对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珐琅艺术钟表扼腕叹息时,一家名为孔氏的钟表品牌正与瑞士表厂合作,根植在中国这浩繁而丰厚的文化土壤里渴望生出一朵花来。

 

 

据了解,珐琅有掐丝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三种技艺,可在金胎、铜胎、瓷胎、玻璃胎、紫砂胎等胎地上烧制。烧制 过程中,各种矿物质的成分配比需要专业的技术,烧窑后的珐琅层完全不含水,且固体珐琅的密度高于粉末状态,体积必然缩小。因此,上彩烧制的过程需要反 复进行,直到打磨后的珐琅表面与其他金属部分处于同一平面,达到整体完美合一的效果。每一件成功的作品,之前都要面对数倍的报废品。


由于珐琅表必须经技艺非凡、经验丰富的珐琅大师手工制作、烧制和打磨,没有任何机器装置可以替代,因此极具收藏价值。


其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