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6月12日,孔氏团队在此欢聚一堂,庆祝孔氏乔迁新址。

今天,并非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今天,在孔氏团队忙完手中一天的工作举杯畅饮之际,在这个寻常而又感慨良多的日子,回首孔氏每一天的成长:品牌的创立;组建专业性极强的珐琅团队;诚惶诚恐地研发第一代孔氏珐琅表壳;历经无数挫折,成功烧制出第一枚色彩绚丽的珐琅表盘;亮相最负盛名的国际顶级钟表行业舞台——巴塞尔钟表展,由此一鸣惊人……这一切,皆源自孔氏团队每位成员不分昼夜、努力奋战的辛勤汗水与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是大家多年来不轻言放弃的最值得欣慰的丰硕果实,而今天,仅仅意味着孔氏的刚刚开始,孔氏团队会以沉稳之心、不骄不躁的自我约束力共同创造着孔氏的明天。

孔氏新址展厅

孔氏新址展厅

     孔氏新址宴会厅


孔氏自创立之日起至今,已迎来第八个年头。这一天,孔氏团队依旧如那八年来、近3000个日日夜夜一般忙碌;这一天,孔氏团队在历经无数次艰难探索之后,已然以审慎、敏锐、极为专业、国际化的职业精神,缔造了中国本土化高端腕表艺术品牌;这一天,当孔氏团队以无限的激情共同举杯展望未来之际,大家更加理性地意识到:孔氏必以今日之辉煌,在这条永无止境的缔造之旅创造更多的奇迹与中国之美,让这种深沉、内敛的华夏民族之魂与勇敢无畏、突破历史的开创性孔氏精神永远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
 

 


 

 

 

 

 

 

纵观孔氏八年间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它们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孔氏已具备足够的实力打破国际顶级腕表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同时也更加意味着,打造中国高端民族品牌之路已不再作为愿景停留于国人的心中,今天,孔氏正在用自己勇敢无畏的行动力,展现了未来中国高端定制品牌的无限发展空间。

孔氏珐琅大事件:

2007年,为了实现振兴国表、打造属于中国的顶级腕表品牌梦想,年仅29岁的孔令俊率领团队创立了孔氏(北京)国际钟表有限责任公司。年仅29岁的他,怀揣对中国钟表的梦想,决定涉足中国钟表行业中的空白领域——珐琅表,向号称世界最难的制表工艺发起挑战。

2008年,通过效仿“文王访贤”的模式,凭着一腔热忱,孔氏得到了北京珐琅厂一批经验丰富、工艺精湛的珐琅大师的支持,组建起了自己的珐琅团队。有着55年珐琅经验、师从宫廷珐琅“老天利”传人的王瑞瑜师傅成为孔氏的首席工艺大师,负责孔氏珐琅表工艺开发。

2009年——2011年,孔氏珐琅经典表壳外观设计完成,灵感源于具有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卷轴画”。 与此同时,孔氏在银胎掐丝、瓷胎微绘两大工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破。

2012年,孔氏珐琅表出炉面世,孔氏也成为中国唯一能够在金、银、铜、陶瓷胎上制作掐丝、内填、微绘三大珐琅工艺的腕表品牌。同年,孔氏珐琅首次亮相香港钟表展,开始面向市场推广,赢得钟表业内人士高度认同和赞扬。

2013年,为纪念梵高诞辰120周年,获得荷兰梵高博物馆授权,设计、制作世界上第一只以梵高《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为素材的珐琅表。

2014年,孔氏惊艳亮相巴塞尔,成为中国第一家参加巴塞尔展的珐琅表品牌。在此次展会上获得世界顶级制表大师杜夫先生的赞扬和亲笔题词,以及世界掐丝珐琅皇后Anita Porchet女士的赞赏题词。此外,孔氏珐琅“玉柳骏鬃”、“盘龙云海”两款腕表被瑞士国际钟表博物馆收藏。

2015年,孔氏再度参加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并再次获得世界的广泛关注、得到国际著名制表大师的肯定,且与世界独立制表人协会的两位制表师弗兰克•尤特兹、Aniceto Pita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孔氏珐琅与国际级制表大师的合作,踏上珐琅艺术和机械艺术的完美融合之旅。


其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