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2015 年10月25日,[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献礼腕表]发布会于故宫博物院举办,活动现场邀请全球媒体、专家、学者及收藏家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创立以来,已经历了90年风雨,在这近一个世纪中,故宫博物院逐渐壮大为全球5大博物馆之一,是我国璀璨文化的代名词和重要象征。作为中国最高的艺术鉴赏单位,故宫的馆藏可谓举世无双,其中的珐琅钟表更是中华传统艺术登峰造极的代表,珐琅工艺自元朝进入我国后,拥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精美的珐琅座钟及怀表,代表了当时顶级制造的生产力,也一直是皇室和宫廷御用的象征。
宫廷珐琅制作精美,艺术价值极高,但因为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苛刻,在近代几近失传。此次故宫博物院在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特别将宫廷珐琅工艺复兴,同时创新延展,以腕表作为珐琅工艺的承载重磅推出,以极具艺术、文化价值的国宝级礼赞献礼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
活动现场,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先生,故宫博物院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冯辉先生,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中国钟表协会国表组组长李伟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杂项鉴定专家、珐琅专家张淑芬女士,国家一级技艺大师王瑞瑜老师等,一同发布“天骄龙凤”和 “太和无象”两大系列腕表。张淑芬老师更是现场为腕表保驾护航,为现场嘉宾及媒体详解了此次发布腕表的独特之处。故宫博物院文化中心主任冯辉先生和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现场发言表示,珐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肯定,及珐琅珐琅工艺的赞许。
故宫博物院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冯辉先生致辞
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杂项鉴定专家、珐琅专家张淑芬女士现场讲解珐琅工艺
到场嘉宾现场揭幕限量腕表
“天骄龙凤”及“太和无象”腕表均为对表,其中天骄龙凤腕表限量发行 90 对,太和无象腕表限量发行 2015 对。
天骄龙凤对表分为“飞龙在天”男表和“凤鸣九天”女表。龙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领袖,同时更是皇家文化的象征。而此次发布的 “天骄龙凤”对表则以巨龙升腾出海和牡丹朝凤的形象输出。
“飞龙在天”掐丝珐琅腕表
“飞龙在天”珐琅腕表是通过在颜色均匀的黑色珐琅面盘上通过掐丝珐琅工艺,描绘巨龙出海并翱翔于天际的景象,巨龙威武霸气,其下的海浪翻滚汹涌,工艺精湛的珐琅工艺大师通过难度极高的掐丝珐琅工艺将整副画面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只巨龙身体鳞片数量超过 200 枚,并通过直径不到 0.4mm 的金丝一一掐制完成,足见掐丝珐琅大师功力深厚。同时,巨龙的鳞片细腻的颜色及渐变过度、海面的彩色波纹的烧制也足见珐琅师对颜色的运用精湛独到。
“凤舞九天”掐丝珐琅腕表
“凤舞九天”珐琅腕表则将绽放的牡丹同华贵的凤凰制作于同一面盘,通过牡丹与凤凰的斗艳展现凤凰的雍容华贵,牡丹的娇艳。
凤凰的尾羽颜色缤纷艳丽,牡丹的花色娇艳欲滴,整只腕表的颜色数量超过 20 种,通过细微的渐变和多种颜色的撞色,展现了牡丹的娇艳和凤凰的华贵,体现珐琅的珐琅技艺高超。
“太和无象”大明火珐琅腕表
“太和无象 ”珐琅腕表的制作工艺是珐琅师在珐琅工艺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创新,腕表将传统的大明火珐琅工艺结合微浮雕工艺,形成全新的大明火微雕珐琅工艺,开创历史先河。 作为一项全新的珐琅技艺,大明火微雕珐琅工艺巧妙的实现了 “大隐于市”的艺术体现。
整只腕表底色为素雅的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并通过微雕技术将雄伟的太和殿和空中的祥云雕刻于珐琅表盘之上,微雕大师通过把控微雕的高度及颜色,从而将雕刻出的太和殿巧妙地隐藏于白色的珐琅表盘之中。 整只腕表从正面看为素雅的白色珐琅腕表,当倾斜表盘从侧面观赏时,即可见清晰的太和殿和祥云图纹,十分神奇。并以此表达太和入民间,太和无象的理念。
此次发布的4款腕表均为[故宫博物院]独家限量发行,腕表后壳篆刻“故宫博物院“字样,并搭载瑞士原装进口ETA机芯,确保腕表走时精准,腕表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艺术价值都代表着顶级的腕表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