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又要开始了,这对于我们腕表人来说是件大事,不仅要看看今年的趋势,更是要交出一年的作业。不过今年似乎有点不一样,虽然每年的Basel World都在三月中下旬,但是由于今年农历年特别早(1月底),这次去Basel倒是没有了往年还贪恋过年的不舍。
说起过年去Basel,倒是想起了件特别的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巴展实在太大,能看的过来的其实就是1号馆和2号馆,鉴于和品牌预约的鉴表时间太过密集,所以基本上我们的巴展之行是不停穿梭于1、2号馆之间的。记得是去年吧,有一次从途径AHCI(独立制表人)展位,远远就看见前方一个展位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分外的鲜艳醒目,对于我来说,这两个红灯笼仿佛如魔咒般牵引着我走了过去。
走近抬头看,才看到展位正上方“孔氏”的logo字样,那时我对“孔氏”这个品牌还不了解,只看到旁边的橱窗也是用中式的窗棂做的,下方陈列着今年的新品,整体风格东方元素浓厚。而腕表也是清一色的珐琅,而且表盘皆是山水、花鸟等极具东方特色的形象。我们都知道,能做珐琅的品牌屈指可数,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而且没有任何品牌是只做珐琅表的。
我渐渐开始对这样的中国珐琅品牌开始好奇,甚至有些怀疑,怀疑是否是包装的噱头,这是否是真正的珐琅腕表?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展位,令我意外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在这里看到珐琅皇后Anita女士,这是偶然也是惊喜,因为我曾经因为其他品牌的邀约有机会采访过她,也被其独到的珐琅工艺所折服,所以能在这里再遇见,真的是惊喜。
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Anita女士也是听圈内好友说今年有一个中国珐琅品牌来到Basel,才特别过来鉴赏的,结果让她也收获到了意外的惊喜。她没有想到,竟然有品牌可以将珐琅同中国的文化结合的如此紧密,技艺方面也如此精湛。她非常的赞叹,最后还给孔氏题词,"很高兴看到你们的作品,为你们喝彩,太精彩了。“
送走了Anita女士,我才有机会同孔氏珐琅的创始人孔令俊先生好好聊天,在他的介绍下,我才知道了孔氏珐琅的根在哪。据孔先生介绍说,他10年前开始做孔氏,从创立之初就坚定了做珐琅的心,因为虽然珐琅是舶来品,但是从元代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传承,早就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工艺。中国的珐琅自元代进入中国,直至明、清,珐琅一直是皇家御用的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珐琅是皇室文化的传承,是真正的“奢侈品”,而如今的珐琅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先生希望能通过珐琅这个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结合高级腕表,打造中国的顶级奢侈品,同时以腕表为载体传达中国文化。
不得不承认,我被民族精神感动了,从进门前的红灯笼,我就已经被打动了。对于每年来巴展,十多年,仔细想来,我貌似对民族品牌的导报少之又少,可能是没发现好产品,也可能是浸淫在瑞士品牌太多年,看不到其他。而这次意外的收获,似乎开启了一条民族复兴的路。为什么连组委会都已经安排民族品牌进到1号馆2号馆了,而我们却还慢了一步呢,这值得我们的反思。
那一年,那一抹红让我记忆深刻,之后我更是持续的关注着孔氏,关注着民族品牌的腕表。今年的巴展又要来了,虽然今年不必再和家人分离来到瑞士,但是我依然期盼那越来越红的灯笼和那些越发耀眼的腕表。
——来自一位腕表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