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残奥会已经结束,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姿和收获金牌之后的激动,也在下一次奥运盛会的期待中得到延续。我们看到赛场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看着他们的荣誉以奖牌为载体得到体现,心里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想到奖牌背后那群无声的天使。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秉持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理念, 创造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彩、非凡、卓越。针对奖牌的设计,体现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本届冬奥会的关键词。孔氏珐琅设计团队创作的奖牌设计方案《祥云珐琅》,从来自全球的千余份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不仅成功入围十强作品,还成为本次奥运奖牌设计的候选方案亚军。
《祥云珐琅》设计制作团队:孔氏珐琅
设计师:郝凝辉、宋晓薇、黄威、刘家欣、薛照馨
《祥云珐琅》的整体造型沿用挂钩加基体的形式,挂钩以汉代双凤谷纹玉壁进行设计演变,与奥运“金镶玉"的龙蒲纹瓒形成互补,中国自古以来 有“龙凤呈祥”来比喻吉庆之事,龙凤从文化角度上来讲,都属于汉文化的经典代表,龙作为鳞虫之长,凤作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 运用在奖牌的设计上,尊贵典雅且尽显王者风范。
奖牌正面将珠穆朗玛峰与长城元素进行结合,珠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峰高势伟,是奥运精神“勇攀高峰”的象征,同时,山腰处绵延不断的长城,既是奥运会举办国的国家象征,又是体育竞技“好汉”精神的表达,二者的结合体现出运动健儿坚韧不屈的拼搏精神。
奖牌背面采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工艺结合传统水墨画技法。"掐丝珐琅"不仅是皇城古技、燕京八绝之一.同时也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运用在奖牌的设计表达中,不仅凸显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而且让人们看到传统新生。掐丝的图案以中国传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为创作原型,更加艺术化的处理了云朵的空间感。祥云寓意吉祥美好,蓝色是天空的颜色.祥瑞的云气浮于蓝天,寓意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坐看云卷云舒,使人心生喜悦。
奖牌的设计用心是勇攀高峰,是和谐共融。就像我们奖牌设计制作背后的这群人——70%听障技师的孔氏珐琅团队。
在普通人眼里,残障人士是弱势群体,是隐形人。他们常常在我们的世界里被忽视。于是,在奥林匹克这个超越政治、跨越文化的运动盛会中,在疫情时代下的中国,他们用自己的天赋、努力,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的声音。奥运奖牌是一个美好的载体,让坚强不屈的运动精神和所有人链接在了一起。
孔氏珐琅创始人孔令俊先生从选择应征开始,就是想给公司里这些充满灵性和创意的听障孩子树立一个信念,用行动建立自信,用创意和手艺来展现勇敢面对命运的精神。
即使命运对他们是残忍的,但痛苦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像《千手观音》一样,舞蹈是听障人士用灵巧多姿的身体对世界发出的“声音”,那么对于从事艺术品创作的听障孩子来说,精美绝伦的作品也是他们自强不息品格的最好语言。能够为奥运会设计奖牌,激励着孔氏珐琅团队夜以继日,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打磨。他们不仅代表着孔氏珐琅,也代表中国六千万残障人,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在创作过程中,大量査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能够表达奥运精神、凸显举办地文化特征的元素进行梳理和总结,衍生出通过掐丝珐琅工艺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形式的设计方案,将掐丝珐琅工艺运用于奥运奖牌的设计,在奖牌史上更是属于头次,而运用珐琅工艺对水墨艺术的表达,在工艺美术史上也实属罕见。不仅是彰显了我们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更是在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中,体现了孔氏珐琅团队这些听障技师坚韧、精益求精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夜不停的修改、推敲、打磨,终于让《祥云珐琅》这款奖牌成功入围2022冬奥会、残奥会奖牌设计十强。
设计方案入围之后,等待的是更进一步打磨,锻造。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来,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提着一股气。首先就是细节上的较真,他们对颜色的搭配更加严苛,用传统色彩来体现奖牌的凝重大气。不断的细节修改,对于听不见的他们来说,反复的沟通、调整,让每一个人的心弦都绷的紧紧的。没办法,我们也许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对于他们就要付出健全人成倍的努力。孔氏珐琅的董事长孔令俊常常于心不忍,他每加一倍的难度,孩子们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令人感动的是,在整个奖牌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这些平均年龄才而二十出头的孩子们,从不叫苦叫累,还会主动加时间,废寝忘食。也正是这股永不退缩的毅力和勇气,才造就了2022冬奥会奥运奖牌候选第二名的《祥云珐琅》。
奥运奖牌的《祥云珐琅》只是通往艺术的序章,今后,孔氏珐琅还会带领这些勇敢的人走向更远的艺术殿堂。人性的光辉不需要呐喊便足够耀眼,无声的世界同样充满艺术的美和一望无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