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孔令俊:以稚子之心缔造时空艺术之尊崇
(引言)他,是意气风发的中国新生代商界将领; 她,是承载千年民族文化的高端腕表品牌。在浮华于世的风尚狂潮下,他不做随波逐流的追捧者; 在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他在那片静谧醇美的文化之渊意志坚决地守护着她。他便是,孔氏钟表 (Koncise)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孔令俊。在当今群雄四起的国际钟表之林,这个睿智果敢的男人用珐琅工 艺令沉睡已久的华夏文明再度苏醒,亦以傲骨铮铮的民族尊严,缔造中国顶级腕表艺术之传奇……
不经意间,我与Koncise孔氏相遇。于我而言,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 心里充满了喜悦与期待。流畅简洁的线条,精湛细腻的工艺,绚烂明媚的色彩之间蕴含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这抹惊艳, 就是孔令俊苦心经营的孔氏珐琅腕表。下意识中,我寻找着孔令俊,不仅因为那惊鸿一瞥的绚丽, 更缘于我对这位民族文化复兴者的一份感动与敬佩。
命运邂逅 解不开的钟表艺术情缘
很多时候,生命似乎冥冥中遵循着一种指引,由此所经历的人生,无所谓哀愁、无所谓喜乐, 因为那都是每一种人生境遇里怒放着的生命之花。之于孔令俊与钟表的情缘,或许正是归于这种指引, 亦或是他命运的使然。
初见孔令俊,他衣着考究,眼神酌定,眉宇间透着英气十足的飒爽之风。正如众人的惊叹,初见他时, 我亦惊讶于这个青年便是打造出工艺精湛的珐琅腕表品牌的孔令俊。1979年生于安徽的孔令俊,有着比同龄人 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着与其年龄很不相符的持重老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年龄, 一条充满荆棘的顶级品牌缔造之路,他与她,何以结下这份不解之缘?总会令人忍不住去冥想……
仙鹤(掐丝珐琅男款腕表,表壳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书画卷轴)
虎(陶瓷珐琅男款腕表,表壳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书画卷轴)
21世纪初,刚刚踏上社会的孔令俊,随即进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工作;2005年,他开始担任老年大学协会基金部副主任;2010年任老年大学协会事业部主任。尽管期间孔令俊创建了自己的腕表品牌,但他始终热爱且从事着老年公益事业。“我的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从这份职业开始的。我每天去接触那些老人,读到他们太多的人生过往,所以,我会比其他同龄人学到更多,也更懂得人生,久而久之,这种学习便成为我生命的一种观照。”最终,这种观照改变了孔令俊,让他走上民族品牌的开创之路。
提起孔令俊与腕表的不解情缘,这或许是源于他对美的事物与生俱来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到的鉴赏力。孔令俊在老年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为举办公益活动而设计一些表盘图样。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人提出要买他主导设计的腕表,这使他逐渐产生自创品牌的想法。而这个念头的最终酌定,则源于他那不愿服输、傲骨铮铮的民族尊严。
早年,孔令俊去瑞士旅游之时,他亲见大量中国游客一掷千金,疯狂购买欧洲品牌的名表,而时至今日,那些盲目追捧国外名品的中国人仍旧趋之若鹜。问之缘由,他听到的回答是:“中国的手表太丑,质量也不好,不买国外的难道买中国的吗?”目睹这一现象,孔令俊心痛不已,失落之余他更坚定了打造本土化顶级腕表品牌的念头。
飞流—陶瓷彩绘珐琅
最终,孔令俊于2007年创建孔氏钟表集团。2008年,为打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顶级腕表品牌,孔令俊带领他的团队开始着手研发珐琅腕表。专注于珐琅腕表,这是一片空白的领地,一个极少人敢轻言攀登的艺术之巅,于孔令俊而言,更是一个零的开始。但他却以四年的生死之搏,历经无数艰险,最终于2012年令孔氏珐琅腕表完美面世。一款经典、复古的老爷车表壳造型,也成为孔氏珐琅腕表唯一的标志。
痴心不改 珐琅工艺之探索
在悠久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珐琅工艺富有深远的影响。其质地光洁细腻,色彩绚丽浓郁,传统工艺复杂玄妙,即使历经百年也会保持色泽亮丽如初,但其复杂的工艺亦是令无数人望而生畏,“要做就做最好!”故此,孔令俊决定以珐琅工艺打造中华民族顶级腕表品牌。
2008年,孔令俊向他的团队提出用五至十年时间投资、摸索珐琅工艺腕表,以此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随后,通过近四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孔令俊率领他的团队终于推出第一个表壳,但首批生产成果遭到了专家否认,其间,孔氏腕表的研发费用已高达200万。首战失利的孔令俊反而越挫越勇,对腕表的钻研进入疯狂状态,除忙碌老年公益事业外,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制表工作中。
那一时期,孔令俊的“狠”令制表师傅们感触颇深:出厂的成品一旦不能让孔令俊满意,这整批产品就必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严格要求自己与他的团队,将成品扔掉一批又一批,但在旁人看来,孔令俊的行为着实有些“劳民伤财”。有人曾劝他别太较真,可以将这些有瑕疵的产品以其他渠道“销”出去,但他仍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孔令俊十分清楚自己最终的追求,对于当前国内市场环境中存在的诸多投机取巧的问题和现状,孔令俊坚信那最终是条自取灭亡的途径。为此,孔令俊宁愿“潮流”而为,创造真正高品质的腕表品牌。
然而,曾经风靡华夏大地数百年的珐琅艺术,如今放眼全球也很难找到精通此道的工匠师,中国市场上能将珐琅运用到表盘上的更为罕有,即使有也只是家族内的传袭。为攻克珐琅工艺的屏障,孔令俊带领两位老师傅和一班学徒,犹如“敢死队”辗转从法国、德国、日本等地购买釉料回国研究,并请北京高校的相关教授坐镇指导,这支“敢死队”从零开始,痴心地钻研繁复的珐琅工艺。如今,他们掌握了自己动手熬料的技术,同时还重新研发出近70多种釉料,有关掐丝、微绘等重要工艺环节,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熟练起来。
赤诚之念 塑民族风尚大品牌
在孔令俊研制孔氏珐琅腕表的摸索阶段,为汲取国外顶级腕表的先进制表理念,他辗转遍访国外著名的钟表产业圣地,考察那里的文化风情,用心专研那些腕表品牌的设计与经营理念。期间他逐渐发现,那些顶级腕表的震撼之美并非来自人们崇尚名牌的心理作用,而是从创意设计到工艺技巧,其每个细节之处必定是至臻完美的。孔令俊也真正感悟到:任何品牌,拥有鲜活的生命力才拥有真正的美、最终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自2006年投身钟表行业至今,历经重重磨难的孔氏最终成为中国和世界唯一专注于珐琅钟表设计、生产的钟表品牌,也成为继世界名表格拉苏蒂梅森之后,全球第二家独立研发、生产陶瓷珐琅表的钟表品牌。走在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上,尽管孔氏才刚刚开始,但她已然形成了独特、扎实的艺术创作根基和品牌经营理念。
鸳鸯戏水与花鸟—掐丝珐琅
“无论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人,他们都需要沉淀,他们所承载的精神都需要传承下去。我相信有一天,瑞士一定会将我们中国的手表当作他们最大的敌人。而我的梦想就是打造一个中国的百达翡丽!”但是,谈及发展民族品牌的问题之时,孔令俊却对目前的国内市场环境显得有些无奈。
就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孔令俊说:“如今的中国企业过于追求短时间内的财富积累,品牌文化的积淀更是严重缺失。以瑞士腕表企业来讲,他们对待品牌灵魂的塑造、对待产品的任何一道工序都具有令人称赞的职业操守,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是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和不断受到质疑的品牌信誉度,很多企业都缺乏应有的信仰与责任。”
随着中西方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今的中国市场份额几乎都被国际大牌企业牢牢控制。且不说国内企业缺乏竞争的优势和平台,若能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已实属不易。而对于这种现状,孔令俊说,并不是中国的所有东西都比国外差,有的国内品牌也是非常优秀的。但单以政府招商为例,这些优秀的国内品牌却无法与国际大品牌受到同等的待遇。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国人竟会写着“欢迎外国品牌进驻,拒绝本国品牌入内”,很大程度上,这是国人对自己的轻贱,也是中国本土化品牌莫大的悲哀。
历经多年的打拼与沉淀,今天的孔令俊更加意识到:要将一个品牌打造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企业,就要有一颗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大爱之心,而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有大爱之心方可造大表”,而在他心里,他早已将Koncise孔氏视为一种华夏文明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捍卫。
作为举世闻名的钟表之国,瑞士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较之下,中国的腕表行业还无法与瑞士竞争。对此,孔令俊称,瑞士手表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中国制表业的兴起仅仅数十年,孔氏腕表也还不到十年时间,所以有的方面中国是无法竞争的。“但是,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爱与传承是一定可以比得上瑞士的。一直以来,瑞士在控制着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关注中国制表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不要一味的想着超越他们,而应该先做好自己,沉心静气地沉淀自己的品牌,只有我们创造出很美的产品,我们才有足够的资本和他们竞争,将来,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富有民族自豪感的东西,以此代代相传。”
人生,就像一场赛跑。当人们一味地纠结于如何超越他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成功之时,孔令俊所做的始终是坚持做自己,通过每一个不起眼的细微之处不断地超越自我。当人们在得与失的念念之间逐渐丧失自我之时,孔令俊唯用“简单”成就他自己和他的民族信仰。怀揣稚子之心,他踏上这条漫漫的文化复兴之旅。未来意味着什么?那只是给如今的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而当下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孔令俊正以他理性、果敢、不矫揉造作的行为方式诠释中国新生代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