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氏国际钟表官方微信
故宫博物院即明清两代皇宫旧址,其规模宏大和布局严整,在世界首屈一指。假若故宫在唐代建成,必然有无数诗人写诗赞颂这座宏伟的宫城。可惜这个殊荣落到了一座同样辉煌的古建筑身上 ;在江水之畔,一座名楼占据了千年诗名,论起声名之隆、慕名者之众,比起故宫也不遑多让。这就是千年名楼——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说起故宫博物院和武汉的渊源,那可真的是惊心动魄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寇发动突袭战,东北三省一夜沦陷,日军屯兵山海关外,华北告急,中日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人心浮动,撤离成为公共话题。然而,故宫中,一大批价值连城的国宝怎么办?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给国民政府发去急电:故宫文物何去何从?回电很快到来,“交行政院同军事委会核办”。一场大争论早已在城中展开。
一方主张大转移,一方则强烈反对,双方争得很凶。北平市民大多反对南迁,他们认为国土都难保了,还要这些物件干吗?有人打电话给过故宫的工作人员:“你是不是要担任押运古物的工作?当心你的命!”甚至还有人提出要拍卖国宝,购买飞机等抗战武器。
故宫博物院内,也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不过,院长易培基主张迁徙,在他的大力呼吁下,时任行政院院长的宋子文同意迁移。此时,已是1932年,战火迫在眉睫。
同年秋,故宫开始进行文物的挑选和打包,光挑文物就花了几个月,最终选定的珍品包括书画近9000幅,瓷器2.7万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还有《四库全书》等各种文献。
有趣的是,文物的最早编号是以《千字文》中的字为序,“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第一个是“天”字,而“天字第一号”的宝贝是乾清宫内一个踏脚的木门墩——因为这是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便编列为第一号。运送第一批文物的火车,共有两列,从北平出发南下,沿平汉线,一路风驰电掣直抵郑州,然后沿陇海线向东运行,抵达徐州以后再改津浦线到达南京。江北浦口,是文物南迁的第一站。文物存放在哪里,无人知道,亲历者戏称为“抬着棺材找坟地”。
在浦口的火车轨道上,所有护宝人一等就是两个月,陪伴他们的还有全副武装的军人。而此时,故宫文物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按次南下,从1933年2月6日至5月15日,历时近4个月时间,故宫博物院文物为13491箱,加上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文物精品,共计19557箱,所有文物均安全送达了目的地。
1936年11月,南京朝天宫库房建设完毕,故宫文物陆续迁回。没想到半年后,这里成了更艰苦行程的起点。仅仅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北平沦陷,随后上海沦陷,日军分兵数路,合围首都南京。一切似乎是5年前的重演。
1937年8月,故宫文物再度转移,这次的方向,一路向西。为保证文物的安全,西迁分三批进行,走南、中、北三路。南路经汉口、长沙、桂林、贵阳、安顺,储存在安顺华岩洞,1944年底转运至四川巴县飞仙岩。中路经汉口、宜昌、重庆、宜宾,储存在乐山安古镇。北路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汉中、成都,储存在峨嵋县。
南路和中路的数千箱文物,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之重器,都从汉口舳舻千里,运抵大后方。无数件中华民族的瑰宝、难以估量的艺术文化珍品,就在这黄鹤楼下走过。辗转十年的国宝迁徙,武汉这座城市也一同经历。
当年那段历史,故宫人称自己是“救焚拯溺”,十年风雨兼程,国宝竟几乎无一损伤,与其说是侥幸,不如说是天佑炎黄。将回望历史的目光拉回当下,时值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庆典。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杂项鉴定专家、钟表和珐琅专家张淑芬女士,故宫博物院原领导、珐琅腕表项目顾问姜德平先生,国家一级技艺大师王瑞瑜老师。一同把《天骄龙凤》和《太和无象》两组珐琅珍品,作为建院九十周年的献礼,带到了武汉,这个久违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领略现场的盛况。
此次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献礼腕表总计4款,分别为“天骄龙凤”掐丝珐琅男女对表,及“太和无象”大明火微雕珐琅男女对表。“天骄龙凤”对表主题取自龙凤,以复杂精细的掐丝珐琅工艺呈现,腕表颜色缤纷艳丽,形象刻画生动,寓意龙凤呈祥,天下太平。
“太和无象”对表则采用完全不同的大明火珐琅工艺,同时结合微雕工艺,以前所未有的技艺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珐琅腕表,腕表以太和殿及祥云作为主要创作元素,通过微雕工艺将太和殿、祥云隐藏在干净素雅的白色珐琅面盘上,唯有通过侧面的角度才得以看到,尤为神奇、巧妙非常同时寓意深刻。
亲临活动现场的表迷朋友们通过专家的介绍和大师的现场讲解,充分了解此次发布腕表的设计理念及工艺细节,皆被故宫珐琅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
此次故宫文创团队来到武汉,以宫廷文化为依托,选取龙、凤等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珐琅工艺,联合全球顶级珐琅腕表大师,设计、生产并制作的珐琅腕表系列产品,不仅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更是向中国的珐琅艺术以及向先辈走过的历史致敬。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研发能够保护、传承并发扬中国悠久的珐琅工艺,让传统的工匠精神再次得到焕发。
让故宫博物院的精神代代传承,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代代传承。